“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今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刘玉涵
2022年3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由中共浙江省委宜传部、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17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大系”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展览分为“盛世修典”“久久为功”“大国宝藏”“转化发展”四个板块,利用图像、文字、新媒体科技等多元化展示手法,呈现了“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
展览里集中亮相的1500余件先秦汉唐、宋、元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的一次重要团聚,更是实证中国美术史博大精深的生动实践。
在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团队还利用全球领先的3D石窟复原技术,将中国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大足,以及四川安岳石窟和浙江杭州西湖石窟中的若干个典型洞窟,等比例复制、汇聚到“东南佛国”杭州,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对历代绘画的深远影响。
同时,本次展览以“艺术+科技”为理念,甄选了来自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近10组优秀数字艺术作品联袂展出,以“数字化共享”为宗旨,通过使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动态捕捉、眼动仪等科技手段,赋予传世古画新的艺术生命,展现了在高新科技发展引领下,当代高校学子艺术创作的新探索。
本次展览意义特殊,规模空前。展出内容分布于浙江美术馆1、4、5、6、7、8、9、10、11、12号厅及天光长厅、藏品陈列展厅,总展陈面积近一万平米,是近年来浙江美术馆举办的体量最大、使用展厅最多的同展期同一主题展。
本次展览于3月10日正式开幕,将持续至4月20日。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将陆续开展一系列展览活动。除本次浙江美术馆大展外,今年5月,“大系”将走进“红船启航地”浙江省嘉兴市,融聚嘉兴特色,打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嘉兴样板”。下半年二十大召开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专题展览,以史为脉、以美为媒,充分展示浩瀚深邃的中华文化精神。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大系”工程跨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四个“五年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通过全球合作与图像数字化汇聚,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为社会大众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鲜活的美育课堂,为梳理中国图像文明史打造了坚实的框架,为探索深入理解、保护、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和优秀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更是文化互通凝聚共识、推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次成功尝试。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2年3月10日 - 2022年4月20日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1/4/5/6/7/8/9/10/11/12号厅及天光长厅、藏品陈列展厅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照片来源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组委会,部分照片由王锦超拍摄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