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摄影师记录了杭州铁路30年,新老照片对比,看到城市30年变迁

全文艺20.8万阅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1986年,21岁的田益平毕业后,分配到铁路南星桥站工作。2年后,他用攒的350多块钱买了一部海鸥GF相机。

“那时候工资一个月30块,相当于一年的工资了。”从那时候起,他开始用这部相机记录杭州铁路的面貌。30多年过去,当年的绿色铁皮火车,今天已经被高速的复兴号取代。很多照片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天的年轻人生活中已经看不到了。

1906年始建的南星桥站,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杭州的铁路枢纽中心。

铁路乔司站工程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田益平,把30年里拍的照片展出。30年间,中国铁路发展的脚步清晰可见。铁路的现代化带动了城市的现代化,一条条高铁专线的开通,拉近了城市的距离。

10月31日——11月21日,“城市的轨迹:一座城市的铁路发展史”在江干文化中心(太平门直街458号)展出,展览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上城区摄影家协会、上城区文化馆承办。

钱塘江上的铁轨:从无到有,从一到多

杭州铁路的历史,始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杭州火车站建成,时称清泰门火车站。今天在杭州“古清泰门公园”内有清泰门火车站遗址。这是中国最早一批建设的车站。

清泰门火车站遗址

由于车站位于杭州城外数百米,乘客要等城门开放后才能进出城内外。为方便旅客出行,浙江全省铁路有限公司于1910年将清泰门站迁移至城内,改称杭州站,因位于城内,所以人们习惯称为“城站”。

1930年代的杭州站

1907年,一条十六公里长的江墅铁路,沿着杭州的老城墙外,从闸口一直建到了拱宸桥,沿途有闸口、南星、清泰、艮山和拱宸五个站。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通车,一条单线铁路桥横跨钱塘江,从此火车轰鸣声响彻江南岸。三个月后,为阻挡日寇南下,设计者茅以升亲自炸断大桥。这是杭州铁路一段最悲壮的历史。

钱塘江大桥

同年,杭州火车站也毁于战火,1941年才重建。

钱塘江大桥

田益平向小时新闻记者讲述的这段历史,是他与杭州当代铁路共同成长的前史。

记录铁路发展史,展现城市的历史

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钱塘江两岸,钱江二桥通车,这是一条双线铁路桥,提高了铁路通过能力。2013年,钱江二桥高铁专线桥开通。

铁路工作者田益平记录下多年来铁路上的景观。积累得多了,他手上沉积了好多图片。时代飞速发展,他的照片里,很多照片里的景象今天已经不能在看到。

2010年,艮山门动车所建成。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化铁路;从手扳道岔到微机联锁;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列车;从单线轨道的钱塘江大桥到双线自动闭塞的钱江二桥,到一条条高铁专线的开通……”

杭州最后的蒸汽机车(摄于1998年

比如,他拍摄了1998年杭州最后的蒸汽火车,也拍摄了复兴号穿过亚运村。他拍摄了当年背着包袱赶火车的春运,也拍摄了今天杭州东站的人流。

1992年4月1日,沪昆铁路经过钱江二桥运行,杭州东站同步开通。 图为原杭州东站。

很多老照片,对50后60后是回忆,对90后00后是历史。

在铁路上工作的田益平,亲眼见证了杭州铁路三十多年的变化,新老图片对比,他想从铁路视角,讲述城市发展的故事,讲述一个现代化的梦想成真的故事。

建设中的杭州西站(2020年摄)

咫尺天涯,火车头的速度在提升,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在加速。

【展品欣赏】

1997年大雪后的乔司编组站

2001年拍摄的萧山西山脚下的铁路道口

春运时,杭州站广场前准备坐火车回家过年的旅客。

d07625eba24df9664ed5872fd4e897c.jpg

2013年建设中的杭州东火车站

2020年春运杭州东站拍摄

b6099d34c0fc7b17c721a8a3357b1b0.jpg

“复兴号”列车穿过杭州亚运村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作者 Author

评论区 Comment

最新评论
135****0296
135****0296

已阅读了

136****9581
136****9581

变化太大了

150****0769
150****0769

发展太快了

135****2657
135****2657

捷足先登

137****0739
137****0739

有条件拍照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小时新闻APP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刻分享至微信好友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刻分享至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