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一起迎杭城璀璨夜,不过你知道杭州路灯的变迁史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 通讯员 斯超烨 常亦杨
今(10月1日)晚,杭州将是一个璀璨的夜,各城区都将亮灯,钱塘江两岸、未来科技城等属地的灯光秀也将轮番上演。而老底子的杭州,公共区域的照明只有路灯,它们像“哨兵”一样守护着市民的出行安全,见证着杭城的历史变迁,述说着城市照明的发展故事。
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过往。
1】50多年前,城战广场的“人造小太阳”还记得吗
1958年杭城路灯开始使用荧光灯,打破了白炽灯在杭州路灯领域一统天下半个多世纪的局面。
1964年部分街道开始试用高压汞灯、碘钨灯。
1965年国庆节前夕,在市区城站广场试装氙气灯,功率为10千瓦,被人们称为“人造小太阳”。
(20世纪60年代红太阳广场〔现武林广场〕及路灯照明)
1974年,杭州市区路灯控制改用光控开关。路灯的通断,随着光线的强弱自动动作,做到了“薄暮齐明、侵晨齐灭”。
(20世纪70年代红太阳广场〔现武林广场〕及周边路灯设施)
1979年,杭州市区路灯增加到8005盏,容量约657千瓦。
2】太阳能照明灯具第一次出现在杭州,是在15年前
1982年,杭州市区街巷白炽灯全部改用高压钠灯或汞灯,随着市区建成区不断向外围扩展,路灯装用盏数同步增加、路灯光源逐步更新换代。
1999年,市区路灯拥有量突破40000盏,杭州市主城区路灯规模从中小城市进入特大城市行列。
(20时世纪80年代初工人踩登高三角板安装路灯)
(20世纪80年代的武林广场附属路灯)
2001年9月,随着市区城郊接合部34个农村撤村建区,大有路灯所公司对新居住小区进行低压电网改造。
2003年,杭州市大力开展亮灯工程,重点实施了西湖环湖夜景灯光改造,苏堤、白堤、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以及西湖东侧的亮灯构成城市天际线条,勾勒出琼楼玉宇、三面环山一面城的妩媚景色。
(2003年更换维修少年宫区域玉兰灯)
(2009年10月武林广场及路灯设施鸟瞰图 吴定璋摄)
2005年,在杭州城东公园首次安装试用太阳能照明灯具,该灯具日照10小时能继续使用3-7天。到2005年底,市区路灯拥有量增加到88215盏,是全国城市第六位,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
路灯所灯盏数量变化
2006年,开展照明监控点位建设,共计完成4期项目,包括监控点430个,其中路灯点170个。
2008年,杭州市亮灯监管中心成立,履行政府亮灯监管职能,路灯管养和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
3】今后的路灯,除了基础照明,还将非常多功能和智慧
2012年,完成多功能城市照明调控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一把闸刀”管控系统初具雏形。
2015年,通过大修改造、“三来件”处置等方式,对路灯设施进行有机更新。
2016年,“实施50条道路(游步道)的照明增亮工作”首次入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7年,“改造50条城市道路路灯”入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8年,“完成60条城市道路增亮”入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批14支“光明先行、照明幸福”服务队成立,同时,启动主城区路灯杆综合利用一期项目。
2019年,主城区路灯杆综合利用一期项目提前完成建设阶段工作。
2020年,《多功能智慧灯杆建设与管理规范》入选2020年度第二批杭州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同时由市城管局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多功能智慧灯杆技术标准》入选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并启动试点改造。
接下来,杭州将以多功能智慧灯杆技术标准为引领,结合路灯杆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加快试点和全面推进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灯杆建设,打造新一代智慧照明管理平台,今后城市路灯杆除具有基础照明功能外,还将进一步实现5G基站、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功能,成为“城市大脑”运行的重要神经网络,化身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新型基础设施。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评论区 Comment
真是好样滴
如梦如幻
真太美啊
杭州越来越美
小路灯,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