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关闭校内小卖部,疏与堵要共行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项向荣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教育部门要督促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确需设置的,不宜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早在2019年4月1日起施行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就明确指出,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
为什么不应在校内设置小卖部?主要还是担心学生会购买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其次还因为中小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弱。
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一个好的学习场所,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这个好的氛围也包含了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眼下,明处的禁止措施有了,辅助的、细节上的管理措施也要跟上。关闭校内小卖部只是限制了校内购买途径,但学生的购买能力和购买需求并没有改变。
如今,有些中学生还会用手机,若是他们真想买零食,直接网上交易,校外小卖部负责外送,学校围墙定点投放,那可真是防不胜防。面对这种情况,小卖部开在校外还是校内有什么区别?所以,更关键的还是需要加强引导,同时和家长建立沟通联系,在给孩子零用钱的支配使用上,尽量节制。
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小学的孩子跑跑跳跳运动量大,加之正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确对食物、能量的需求要比一般人要大一些。关闭校内小卖部后,课间的营养餐应当要跟上,要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所需。
对于封闭式的中小学是否可以有小卖部,《通知》指出视情况而定。但如果要设立,监管也应跟上,包括售卖哪些东西,价格是否合理等。
总之,对于校内小卖部的问题,堵和疏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评论区 Comment
校园里的小卖部应当接受校长和家长的双重监督管理!
小卖部也应当实行校长负责制
最关键的是要把好质量关
小卖部应该开,但必须管好
是不应该开,从小培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