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卖油墩儿冬卖春饼,20年零差评!杭州大马弄里藏着个“宝藏”摊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手捧一杯奶茶,嘴里叼一个章鱼小丸子,几乎已经是现在杭州大街上小年轻的标配,不过不管城市怎样发展,岁月如何变迁,老杭州人还是爱那一口老底子杭州味儿。
想要寻味杭州老底子,可能得去大马弄转转。
大马弄是一个小片区,里面藏着各种早餐、小吃、饭店,还卖蔬菜水果和生鲜,每天的早上是这里最繁忙的时刻。
小巷里人来人往,叫卖声、砍价声不断,有个阿姨像是闹中取静一般,安静地摊着春饼。
】开店20年,摊位附近大街小巷都是老主顾
正在摊着春饼的阿姨姓王,叫王尾花,20多年前从老家江西来到杭州,与杭州结下不解之缘,也与自己身后的摊位磕磕碰碰走过了20年。
这个小摊位有个朴实的名字,叫小王春饼、油冬儿。
20年前,王尾花年纪尚轻,顾客都会亲切地叫她“小王”,叫得多了她也习惯向别人介绍时叫自己小王。“现在20年过去了,我已经老了,不过我还是把自己的摊位叫小王春饼。”王尾花调侃着说道。
王尾花的春饼都是手工摊饼制作,一张好了另一张立马接上。“春饼12元一斤,一上午已经卖了30斤了,也可以买现成包好的,10元一盒,有咸口有甜口,咸口以雪菜、豆腐干、笋为主,甜口以豆沙为主,到家炸一下就能吃了。”
摊好一斤卖一斤,有的人一下子买了五斤,所以一上午王尾花摊饼的手就没停过。“最多的时候,一天卖了上百斤,快过年的时候人最多了。所以过年我几乎不回去,因为那时候生意最好,这边的老顾客也都希望我过年不回去。”
而当问起为什么王尾花的春饼那么受欢迎,她说:“可能是因为我用心在做吧,而且是纯手工制作,那些机器做的春饼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除了春饼,王尾花的摊位里还有一样20年几乎零差评的油墩儿,不过油墩儿在夏天卖的比较多,天冷了有时候只会在下午卖。“油墩儿夏天卖的最多的时候,能卖四五百个,5块钱两个,现炸现吃,从滨江、余杭打车过来吃的人都有,一次打包几十个的也有。”
春饼最多一天卖上百斤,油墩儿最多一天卖四五百个,都是王尾花一张张一个个做出来的。从早上6点开门到下午5点手摊,手酸脚疼是常有的事情,除了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摊位也几乎是全年无休,有时候特殊情况才会休息。“像几个月前,我儿子杭州的房子装修,我才休息了几天。”对于现在的生活,王尾花除了满足还是满足,用双手创造出的财富,她很开心。
】一门手艺,两颗安定的心
为什么王尾花选择了做春饼,做油墩儿,还一做就做了20年?
王尾花望着自己的小摊位说,“当时我看卖春饼、油墩儿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就想着学一门手艺在杭州和我老公安定下来。”
学一门手艺,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王尾花趁着一股热情,在上手后就租下了现在的摊位。
白天在摊位上卖,回到了家又是准备第二天的食材,泡萝卜丝、泡面粉的一些准备工作做好,就也到了晚上休息的时间,每天如此。
20年风风雨雨,王尾花有了一大把的固定客户,几乎都是附近小区的老居民。“我现在回江西啊,都感觉不认识什么人,但是在这条街上,遇到熟人那是常有的事儿。”
生意不错,客源也稳定,不过王尾花并没有扩大店面的想法,一方面,小本生意利润本来就薄,况且店铺摊位也没那么好找,最主要的是,明年就50岁的王尾花没有太大的野心,能自给自足就好,做不动了就准备去子女那里享福了。
王尾花说完撩起遮住眼睛的头发,像一开始那样安静地摊起了春饼。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评论区 Comment
老底子的味道
老百姓的食物,
还没去过呢
老底子的味道。
用心做出来的东西。